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发布时间:2024-03-24 15:07:41 浏览量:
楼主,我替你上个图,你看看是不是和你所说对一样,下面是一些资料,期望对你有用。关于价格,此中钱币根据行情和品相以及其他型状,价格差别很大,高对几千,低对几十。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铸造。
“通宝”有小平,折二型铜钱及折三型铁钱,对钱,有数十种之多,篆书,隶书二种书体。特色之处是隶书中杂有楷意,有时也称作楷书。小平铜钱存世量大,版别复杂,变化多在“政”和“通”上。铁钱铸造量极大,现在存世较多。另有珍罕的银质“政和通宝”,古泉大珍。“政和重宝”为折二钱,楷书,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通宝 简介
政和是宋徽宗(1101~1125)的年号。
赵佶当皇帝是个庸君、昏君,以至于失地、丧国、亡命,但在艺术上是个大家,在国画上、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因为皇帝的身分,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的文人,因为皇帝的爱好,繁荣了艺术的创作,因为皇帝的资源,他有能力组织《宣和书谱》 《宣和画谱》的编辑。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他画的画富有书卷气,贵族气,富丽堂皇。他创立的“瘦金体”,屈铁断金,铁划银钩,书法史上以此面貌出现的就他一人。
赵佶在艺术上的嗜好也用在了泉货上了。他亲自书写钱文铸造铜钱,他铸的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的四个高峰之一。他当政的年号很多,有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铸币的版别也多,字体也多,有楷书、行书、篆书、隶书。他用瘦金书书写的“大观通宝”“崇宁通宝”,铸的精,字更美,是泉友们的爱物。
政和通宝,本身就有很多的版别,小平、折二的都有,字体我知道的就有篆、隶、楷,还分什么真政,文政。
这枚政和通宝,小平,熟坑,应是隶书,真政。
宋代钱币种类、版别之多,居历代之首。南宋和北宋319年间共发行了46种年号钱及6种非年号钱,被称之为“铸钱大师”的宋徽宗在位时,“政和通宝”白铜钱约有十多个版别,但这些白铜钱,几乎全是小平钱的形制。据孙仲汇、胡薇所著《古钱币图解》184页载,有一种“政和通宝”篆书钱文,直径28毫米,穿径7毫米,定级为样钱,属二级上品。直径28毫米,已经是所载最大的“政和通宝”白铜钱。
可见白铜政和居多,大钱珍罕。而这枚“政和通宝”白铜钱直径已达30毫米,可达折三标准。经查阅各种钱谱,均无此币的记载。
这枚“政和通宝”白铜钱是部颁样钱或进呈样钱。宋代铸钱负责长官须向朝廷进呈样钱。这种进呈给皇帝的样钱
政和通宝
必定特别讲究。
颁行诸路的钱样为部颁样钱,这些样钱都可当作母钱使用。各地的初铸品称初铸大样,也比普通铜钱大且精美,如母钱数量不够,初铸大样亦可代替。另据《古钱的鉴定和保养》一书介绍,北宋、南宋初的母钱、样钱,有相当数量为白铜铸成。而今,这枚“政和通宝”白铜折三大钱如此精美异常,完全有理由将其归入样钱之列。
政和通宝 鉴定方法
银元,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通用的一种钱币,这种货币形制从西班牙、墨西哥等国传入,清光绪年间开始正式制造
政和通宝
中国的银元,俗称“龙洋”,随后在市面上流通。
银元于民国二十四年废除。
银元兑换采用十进位制,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一分为十文。通用银元的重量约26.7克,图案以龙和人物头像为主。龙洋多数是清朝所铸,如大清光绪元宝等。银元中常见的人物像,有民国时期的袁世凯、孙中山等。
鉴定银元的价值,应先分出朝代、年号、发行机构、版别等。像清朝时湖北出的凡重一两银元、广东局出的双龙银元、陕西所出的光绪元宝、“吉”字一两银元等,每枚价值几十万元。
1998年,“吉”字一两银元拍卖出单枚100万元的高价。戴冠袁世凯像背飞龙银元、孙中山像背三鸟银元与奥、英、意、日、美版银元等均是珍品,如“十八年地球版”曾拍卖到50万元一枚。
由于一些银元极为珍贵,因此鉴定真假很重要。鉴定的主要方法有:一是看形制是机器冲压还是翻砂,凡是翻砂版均是假币;二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风格与当时韵味是否相符,用放大镜一看就一目了然;三是看齿轮,假币齿轮远不如真币规整,两者一对比特别明显;四是看颜色,银元应是白色,有包浆、银锈,擦掉即露白,不同的含银量,颜色略有差异,清朝银元含银量最高90%,最低50%,通常在88%;五是听声音,真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而含铜量高的假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全铜镀银的假银元声音短促,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元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假银元声音低哑或为“哑版”;六是用比重法测试,白银的比重为10.5,低于黄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的比重,由于假银元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铅、锌等其他金属,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即可辨出真伪。
政和通宝 白铜钱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始铸政和通宝重宝钱。材质有铜、铁、银三种。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分篆、
政和通宝
隶、真三体,其中以小平铜钱版别最为复杂,约有近百个品种。
折二钱少于小平,版别也较为单调。其中折二银钱仅见一枚。折二白铜钱也不多见。孙仲汇的《古钱币图解》书中拓有一枚,为宽缘篆书体。内蒙古钱币专刊上曾发过两枚,一枚为外国馆藏,一枚为内蒙古钱币爱好者拥有。后两枚均为宽缘隶书体,和笔者收藏的这枚钱文字相符。现将这枚钱介绍如下见图:此钱径长为31厘米,重88克,厚约018厘米,缘宽04厘米,穿宽06厘米,通体无锈,钱体银白色。此钱整体制作工整,文字清晰,应为样钱或银钱。
不应该是流通币。北宋九个皇帝改了35次年号,铸了27个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其中在小平钱中白铜钱并不稀见,而折二白铜钱却十分难得。此枚钱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北宋白铜大钱的一个实物。由于本人对古钱了解甚少、研究不深,所以拿不准此钱是珍稀币还是普通币。希望专家和泉友指点迷津。
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 2000元
乾封泉宝行书折十光背 6000元 十国楚王马殷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8厘米,重22--33克,钱文隶篆兼备,背文为:天府、天策、天,策,乾封泉宝以铜钱难得。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府” 60000元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 50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30000元
广政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十国后蜀孟昶广政年间铸,分铜、铁二种,钱文隶书,径24厘米,重35克,铁钱略大,传世均罕。
大蜀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5000元 十国后蜀铸,钱文四字隶书,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5克左右,此钱传世绝少。
保大元宝隶书折十光背 50000元 南唐李景保大年间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25厘米,钱体制作精好,四字已近真书背穿上一天字,传世极罕。
永通泉货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12000元 南唐李景中兴年间铸,一当十。钱文隶,篆二体,隶书径4厘米,重14克左右,铸期只有半年,故传世甚少。
永通泉货篆书折五光背 14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光背 2200元 南唐李景交泰年间铸。大小三等,钱文篆书,隶,真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265厘米,重5克,当五径32厘米,重9克左右,传世以小平最多。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光背 25元
唐国通宝真书小平小字光背 45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大字背巨星 22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背巨星 40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二宽“唐”背巨星 12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点贝 5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异唐圆贝 1000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小样光背 25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铁质大字光背 6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长大字 4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背月 2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4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小型光背 50元 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钱文真书含隶意,制作较粗,大、小不同,一般径24厘米,重3克左右,传世不及唐国通宝数量大,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中样光背 100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大样光背 200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4元 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系我国最早出现的对钱,与唐开迥异,此钱阔缘,小字,制作较粗,很少有精美者,径24--25厘米,重31--35克,尚有大样篆、隶对钱。当十大钱,径4厘米,重122克,为传世仅见。图见53页标廿元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2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四处 30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背星月 300元
大齐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十国徐知浩封齐王时铸,四字隶书,径约23厘米,重未详。传世大齐仅见两品,一为缺角,一为四眼,今又发现第三枚,经实测径25厘米,宽穿06厘米,重3125克,通身黑漆古锈。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 500元 南汉刘龚乾享年间铸,分铜、铅两种,钱文真书,对读光背,径24厘米,重37克,铜一当铅钱十用。铝钱文字歪斜,径23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铅钱较多。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光背 无定价 五代初刘仁恭铸于幽州有铜,铁两种,其中铁钱远多于铜钱。以一百,一千两种罗丰,出土多在北京居雍关附近大王山附近,文字俱五代气韵,传世大铜钱多赝品,集币时宜慎之。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铁质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铁质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 30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光背 60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铁质光背 280元
应圣元宝行书折十背“拾”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恭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后所铸。径345厘米,背穿铭拾字,此钱传世绝少。
乾圣元宝行书折十背“百”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形制,书体与应天元宝雷同,钱文真书,旋读,径35厘米,背穿上铭一“百”字,以一当百。此钱传世绝罕。
应天元宝行书折十大样背“万”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背穿上铭一“万”字,以一当万。钱文真书,对读,径约38厘米,此钱传世极少。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
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
三,钱币的形态、钱文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 8元 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宋元通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 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 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 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 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元 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 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 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 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 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 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 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 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 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铁质光背 50元
景德元宝真书折二铁质光背 1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旋读。小平有大、小样版别数种,径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纹。传世以背星月纹为少见。铁钱折三稀有。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 18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月 25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合背 3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 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巨星 200元
天禧通宝隶书小平缩缘小字 2元 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 20000元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天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天圣元年(1023)铸,天圣钱文来源于天为二人,乾兴元年(1022)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二人同理国事,即二人圣。分铜、铁两种,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样之分。铁钱有折二钱,径27-28厘米,制作精良。
天圣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 20000元
明道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仁宗道元年(1032)铸。钱文明道,明指日、月明者属阳,代表皇帝赵祯,月属阴,代表皇太后刘氏,二者同朝听政,故曰:日月之道明。有铜铁,面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径25-26厘米,重43克,铁钱折二径285厘米,重75克,为它谱所不载,因明道一年改元较其它钱少。
明道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元
景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景佑元年(1034)始铸,分铜、铁,钱文有真,篆二体,旋读。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4克,版别较多。铁钱有小平,折二径32厘米,传世以铁钱折二为少见。
景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宝元二年(1039)始铸,为避钱文重“宝”而造的非年号钱,应与南宋“皇宋元宝”相区别,有铜、铁两种,钱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重4克左右,折二篆书罕见,新发现一枚隶书折二,径28厘米,重64克,据悉日本尚有一枚真书折二,惜末见拓图。小平以九叠篆为珍稀品,铁钱有小平、折二钱。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 14000元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12000元
康定元宝隶书小平铁钱 500元 仁宗康定元年始铸,径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为铁钱,故传世极少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直读光背 100元 仁宝庆历年间(1041--104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为宋氏重宝之始。庆历二字分直读,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32折十径3--32厘米,重66-7克,当十铜钱初铸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钱用,传世旋读较少,铁母更稀。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旋读光背 3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7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15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250元 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铸,元宝钱文为真,行、篆三体,旋读,通宝钱为真,篆二体,直读,重宝为折二,折三,钱文真书,小平径24厘米,重38克,折二径3厘米,重88克,折三径34厘米,重10克上下。传世元宝,通宝易寻,重宝钱为泉界所珍爱,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贵。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左挑 350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和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通 25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宝 3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 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 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 30000元 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嘉佑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英守治平年间(1064-1067)铸,钱文真、篆二体,有直读,旋读两种,径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偶有背四出传世,实为稀品
治平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治平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30元 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径25厘米,重4克,未见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以背卫,衡者为少见。重宝年代同元宝,钱文有篆,真二体,为折二对钱;旋读,径3厘米,重8克上下,以直读罕见。通宝年代同元宝,通宝唯有铁钱,分小平,径25厘米,折三,径3--34厘米,钱文真书,旋读,多为光背,以背穿上月为希有,集币时如遇通宝铜钱均为铁母,万勿错过。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30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背“衡” 250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背“衡” 180元
熙宁元宝篆书折二光背 0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二光背 1元
熙宁重宝行书折二连飞点 10元
熙宁重宝篆书折二长冠“宝” 1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 20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神宗元丰元年(107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分篆、隶、行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2厘米,版别可达百种,为宋钱中最多一种,隶书体、背穿上仰、俯月为贵。集隶书体元丰钱时须注意丰字头,另有一种日本曲字头元丰,最易鱼目混珠。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 1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10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4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星 5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月 4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 40000元
元丰通宝半文钱篆书 50元 元佑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后,励精图治,经济渐有好转,平钱已不足计数(无法找零)而铸的半文钱。形制与平钱相同,只是钱径缩小,径21-22厘米,重14-24克,大部分为2克。尚有绍圣元篆,行对钱,圣宋元宝篆行对钱,元佑通宝篆书钱,元丰通宝行书体等。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铸,钱文有篆,行二体。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径32--34厘米,以折三铁毋稀有。背陕列罕。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8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合背 180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绍圣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铸,元宝钱文为篆,行,隶三体,分铜、铁。小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折三钱径33厘米。通宝钱文真书;直读,细小工整,今铜者好寻,铁钱难得。绍圣以元宝隶书体稀有。广罕亦罕。
绍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星 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月 5元
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五铁母光背 6000元
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 50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小字 45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 4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 15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铸。通宝钱文有篆、行,真三体,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2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钱径34厘米,重宝唯见样钱,径约29厘米,元符钱以小平铁母,折二铁母,稀有。重宝样钱更是凤毛麟角。
元符通宝真书小平铁母旋读 4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 15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折二牙雕 无定价
建国重宝篆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初期铸。钱文隶体直读,背无文,径约235厘米,重不详。因与前朝年号相抵,改铸非年号钱圣宋元宝,由于铸量少,传世仅有廖廖数枚,极珍罕
建国重宝真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2元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铸,系皇宋通宝后又一非年号钱,元宝钱文有篆、行、隶三体。分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平钱中佳品,灿若群星,折三唯见铁钱,径32厘米,通宝以背当五尤其珍贵。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2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小平美制 1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宋” 5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圣” 25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 6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 3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 850元
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 1100元
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 1500元
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 10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 1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 0000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20元
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 10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 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2400元
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 20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 300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大字 200元 崇宁重宝背藏文四字译读为穿上:地,穿左,水,穿右;火穿下,风,其意蕴含着两层意思:(一)祝愿地水火风彼此相全,众生康泰安居乐业,(二)把个人的祝愿引伸到国家社会范围,祈祷民族团结亲睦共处,,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同进并寓有警戒的涵义;否则,将招致灾难临头,祸患无尽。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瘦金体 15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抽示 16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阔示 6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折十书体 25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二私铸 15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5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短尾异“崇” 3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错范重文 1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隔轮 8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广穿 2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背四决 5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合背 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铁范铜 14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2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大字 18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异重 5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高足贝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月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星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十”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精铸细缘 1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普品 15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小字 无定价
崇宁元宝隶书小平银质 30000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大字 50000元
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 200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元 微宗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年号,取《易》:“大观在上”之意,分铜铁两种,钱文微宗亲书瘦金体,小平有行书体,径25厘米,折二轻28厘米,折三径31厘米,折五径35厘米,折十径415厘米,以当十大钱最精美亦最多。小平钱因通字部位不同,可分昂通、降通、斜通、大字小通等多种版别,传世以合背,铁母为珍品。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昂通 2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分头“通” 15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斜“通” 1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楷“通”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楷“通” 30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宽“观”精铸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样钱 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合背 7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崇宁大观”合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25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合背 45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铜 14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楷“通” 550元 微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铸,政和年号,取“庶政惟和”之意,通宝有铜、铁二种、钱文人篆、隶、真三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15厘米。重宝为折二铁钱,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真“政”楷“通” 4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文“政” 8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文“政” 85元
政和通宝篆、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5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55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锐禾 4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 1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25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文“政” 7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 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政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 2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折三铁母 3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五铁母宽缘 8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 400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微宗重和年间(1118)铸,年号重和,系取“和之以和”之意大敌当前不知励精图治,却一再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名符其实的求和。钱文有篆,隶两体,直读光背,径26厘米,重4克。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400元 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铸,钱文宣和乃皇上常处宣和殿名其年号,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厘米,折三径33厘米,小平背陕者钱文为瘦金体。元宝制作。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1000元
宣和元宝隶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大字 1500
元宣和元宝隶书小平大字 17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昂“通” 2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宣” 4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500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小平普品 7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短宝开足 1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短宝开足 12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15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字 5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圆贝“宝” 7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圆贝“宝” 6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离“宝”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离“宝” 1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隔轮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隔轮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巨头“宝” 7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巨头“宝” 10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旋读银质 70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背“陕”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陕” 12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无定价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80000元
宣和通宝楷、隶、篆折二光背 2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小 中 大
银币(光绪元宝)市场价格一览表0
清代吉林造戊申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中满文) rmb: 12,000 ¥13,2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四枚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 RMB: 2,800 ¥4,400
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700 ¥2,750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银币大、小龙各一枚 RMB: 1,000 ¥1,540
江南省造戊戌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银币 RMB: 1,000 ¥1,1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3,500 ¥3,85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2,000 ¥3,3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2,000 ¥4,180
甲辰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00 ¥660
江南省造庚子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 RMB: 15,000 ¥77,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五枚(庚子 RMB: 100 ¥770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银币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银币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银币 RMB: 1,500 ¥1,65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300 ¥1,210
四川省造宣统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600 ¥660
清代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500 ¥1,870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000 ¥1,100
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小字版) RMB: 4,000 ¥6,820
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一两 RMB: 4,500 ¥8,8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一角 RMB: 1,500 ¥1,650
光绪二十五年奉天机器局一圆银币 RMB: 10,000 ¥19,800
光绪二十四年奉天机器局一圆银币 RMB: 3,000 ¥3,300
光绪二十四年北洋机器局壹圆银币 RMB: 1,900 ¥2,090
清代至民国贰角银币一组十一枚 RMB: 100 ¥330
清代银币一组六枚 RMB: 600 ¥660
袁世凯像银币一组十八枚 RMB: 1,000 ¥1,320
民国银币一组三枚 RMB: 100 ¥550
民国三年袁世凯像一元银币5件 RMB: 100 ¥770
民国壹圆银币一组六枚 RMB: 100 ¥330
袁世凯像壹圆银币一组六枚 RMB: 100 ¥660
民国八年袁世凯像银币一组三枚 RMB: 100 ¥770
清代、民国银币一组八枚 RMB: 100 ¥330
民国十年袁世凯像银币人像带点版二枚 RMB: 100 ¥660
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800 ¥880
黎元洪像中华民国开国纪念一元银币 RMB: 800 ¥1,650
袁世凯像洪宪纪元飞龙银币 RMB: 3,500 ¥6,050
民国十八年美国版孙中山像帆船一元银币 RMB: 12,000 ¥17,600
民国十八年英国版孙中山像帆船一元银币 RMB: 15,000 ¥16,500
云南省造唐继尧像五十文纪念铜币 RMB: 800 ¥990
民国三年袁世凯像伍分银币 RMB: 12,500 ¥13,750
民国元年四川省双旗狮子图贰角银币 RMB: 5,000 ¥5,720
民国三十二年孙中山像布图半圆 RMB: 5,500 ¥6,050
民国十三年广西省造中心桂贰毫银币 RMB: 100 ¥220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贵州省造竹子一元银币 RMB: 5,000 ¥13,200
民国十二年龙凤一角、二角纪念银币各一枚 RMB: 500 ¥660
袁世凯像洪宪纪元飞龙银币 RMB: 7,000 ¥7,700
曹锟宪法成立纪念银币 RMB: 7,000 ¥7,700
民国十年徐世昌仁寿同登纪念银币 RMB: 7,000 ¥9,350
曹锟戎装纪念银币 RMB: 4,000 ¥5,280
民国十年徐世昌仁寿同登纪念银币 RMB: 4,000 ¥6,050
孙中山像开国纪念一元银币 RMB: 5,000 ¥5,500
段祺瑞执政纪念银币 RMB: 3,000 ¥7,150
袁世凯像飞龙银币 RMB: 3,500 ¥5,720
袁世凯像洪宪纪元飞龙银币 RMB: 6,000 ¥8,250
民国十二年龙凤小字银币 RMB: 6,000 ¥9,900
四川光绪像卢比六枚 RMB: 100 ¥330
民国八年袁世凯像十元金币 RMB: 12,000 ¥22,000
民国十年九月段祺瑞纪念金币 RMB: 60,000 ¥132,000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袁世凯像飞龙纪念金币 RMB: 70,000 ¥79,200
曹锟文装纪念金币 RMB: 75,000 ¥85,800
1866年、1867年、1868年香港一元银币各一枚 RMB: 15,000 ¥16,50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银币试打红铜样 RMB: 2,500 ¥4,40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试打红铜样 RMB: 2,000 ¥3,850
光绪江苏省造光绪元宝二文飞龙黄铜币 RMB: 1,000 ¥2,420
户部丙午大清铜币中心"皖"二十文 RMB: 5,000 ¥5,500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一厘红铜试铸 RMB: 1,900 ¥2,090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一厘 RMB: 2,000 ¥2,200
大清铜币二文背双花满穿试铸 RMB: 15,000 ¥16,500
民国二十五年广东省造五羊壹仙红铜币 RMB: 22,000 ¥24,200
民国十九年四川党徽贰分铜币试铸 RMB: 7,200 ¥7,920
光绪年造户部戊申大清铜币中心"粤"十文 RMB: 200 ¥1,100
光绪年造户部丁未大清铜币中心"粤"十文 RMB: 200 ¥1,540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铜币中心"湘"十文 RMB: 500 ¥1,980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 RMB: 100 ¥440
江苏省造壬寅光绪元宝十文 RMB: 100 ¥440
江南省造乙巳光绪元宝十文合背、合面错铸各一枚 RMB: 13,000 ¥14,30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中心古币图案当十 RMB: 900 ¥3,520
民国五年壹分铜币满穿样币 RMB: 5,000 ¥5,500
民国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十文铜币 RMB: 5,000 ¥5,500
民国二十八年党徽布图壹分大桂字铜币 RMB: 3,500 ¥3,850
民国三十二年孙中山像布图半圆试打红铜样 RMB: 2,000 ¥2,20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试打红铜样 RMB: 3,000 ¥8,580
中华民国孙中山像开国纪念铜币 RMB: 2,000 ¥2,200
民国三年袁世凯像五分镍币试样 RMB: 6,000 ¥7,150
中华民国五年广西都督陆荣廷纪念币 RMB: 1,500 ¥4,180
民国二十六年蒋介石像还我河山纪念银币、铜币各一枚 RMB: 2,000 ¥2,420
民国各类代价币一组八枚 RMB: 100 ¥1,650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先生安葬纪念大型铜质纪念章 RMB: 1,200 ¥2,640
民国天坛合金纪念章 RMB: 800 ¥1,320
督办京畿水灾河工事宜处一等奖章 RMB:3,500 ¥4,180
民国采玉勋章一枚 RMB:10,000 ¥16,500
黄埔陆军官校大型铜质纪念章 RMB: 1,500 ¥1,650
抗战纪念章 RMB: 1,000 ¥1,100
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退伍纪念章 RMB: 600 ¥660
陆军大学毕业徽章 RMB: 2,500 ¥3,850
西藏雪山狮子图、外蒙银币一组四枚 RMB: 100 ¥440
英国银币一组五枚 RMB: 100 ¥660
英国银币一组五枚 RMB: 100 ¥660
波斯银币一组十七枚 RMB: 100 ¥1,870
外国银币一组四枚 RMB: 100 ¥660
西班牙银币五枚 RMB: 100 ¥550
1597年德国萨克逊银币 RMB: 2,800 ¥6,050
1692年奥匈帝国银币 RMB: 2,300 ¥5,720
1736年匈牙利银币 RMB: 1,300 ¥1,870
1895年美国5元金币 RMB: 1,200 ¥1,430
1909年美国5元金币 RMB: 1,500 ¥2,090
1905年美国20元金币 RMB: 4,000 ¥4,400
日本一分银方形银币 RMB: 100 ¥550
日本明治三年一元银币 RMB: 3,500 ¥5,280
1860-1862年日本万延大判金 RMB: 40,000 ¥143,000
浩汉金币 RMB: 1,900 ¥2,420
1859年法国20法郎金币 RMB: 800 ¥1,980
1774年俄罗斯帝国银币 RMB: 100 ¥550
1818年德国萨克森邦银币 RMB: 500 ¥3,300
1848年荷兰2G银币 RMB: 100 ¥550
1860年德国法兰克福银币 RMB: 100 ¥440
1894年西班牙5PESETAS银币 RMB: 200 ¥550
1913年墨西哥银币 RMB: 200 ¥660
1852年法国拿破仑5法郎银币 RMB: 100 ¥110
17-20世纪英国小面值银币一组六枚 RMB: 500 ¥880
1810年意大利西西里岛银币 RMB: 600 ¥2,420
1603年英国乔治二世银币 RMB: 100 ¥3,080
朝鲜开国五百二年一两银币一组四枚 RMB: 100 ¥1,760
18世纪西班牙银币一组三枚 RMB: 500 ¥550
1846年英国银币 RMB: 500 ¥4,400
1818年意大利联邦那不勒斯及西西里银币 RMB: 700 ¥990
1796年意大利西西里银币 RMB: 700 ¥2,090
古罗马奥古斯都皇帝铜币 RMB: 500 ¥550
17-18世纪英国小面值银币一组五枚 RMB: 500 ¥770
1762年瑞典银币 RMB: 100 ¥2,750
1613年奥地利银币 RMB: 500 ¥1,760
18世纪英国乔治三世小面值银币一组三枚 RMB: 500 ¥1,100
1850年西班牙银币 RMB: 100 ¥770
1777年西属墨西哥银币 RMB: 500 ¥660
1771年西属墨西哥银币 RMB: 500 ¥660
大韩光武九年半圆银币 RMB: 500 ¥990
18世纪俄罗斯帝国叶卡琳娜铜币一组五枚 RMB: 300 ¥660
18-20世纪英国2法新银币一组四枚 RMB: 500 ¥550
18世纪荷属东印度银币一组三枚 RMB: 500 ¥550
18-19世纪英国国王像小铜币一组十一枚 RMB: 500 ¥660
1721年法国路易十五银币 RMB: 500 ¥3,080
1761年马耳他骑士团银币 RMB: 100 ¥1,870
1800年西属墨西哥银币一组三枚 RMB: 500 ¥550
1689年英国3法新、4法新小银币各一枚 RMB: 500 ¥550
17世纪英国小面值银币一组三枚 RMB: 600 ¥990
1800年德国萨克森郡银币 RMB: 500 ¥1,650
1766年德国巴伐利亚公国银币 RMB: 400 ¥1,980
1865年美国半圆银币 RMB: 100 ¥550
1833年希腊银币 RMB: 100 ¥1,210
1859年美国半圆银币 RMB: 100 ¥880
1786年法国路易十六银币 RMB: 800 ¥2,090
1928年意大利20ń拉银币 RMB: 1,000 ¥1,650
古希腊铜币 RMB: 1,000 ¥1,100
1810年西属墨西哥银币 RMB: 100 ¥440
1809年德国萨克森郡银币 RMB: 500 ¥3,080
1794年荷属印尼银币 RMB: 500 ¥3,300
18世纪荷属东印度银币一组二枚 RMB: 500 ¥1,320
18世纪英国安娜女王3法新、4法新银币各一枚 RMB: 500 ¥660
1836年波兰银币 RMB: 100 ¥1,540
1723年沙俄帝国银币 RMB: 1,000 ¥3,300
1895年英国乔治屠龙银币 RMB: 100 ¥880
日本明治四年五十钱银币 RMB: 100 ¥550
1739年俄罗斯帝国银币 RMB: 100 ¥1,870
1808年意大利5里拉银币 RMB: 100 ¥660
1765年法国路易十五国王银币 RMB: 500 ¥2,200
1843年俄罗斯银币 RMB: 300 ¥1,540
18-19世纪西班牙小银币一组十三枚 RMB: 100 ¥2,750
1791年法国路易十六银币 RMB: 1,000 ¥4,400
1774年法国路易十五银币 RMB: 600 ¥1,100
1778年意大利银币 RMB: 1,200 ¥3,080
1981年版人民币一角、二角、五角合金样币 RMB: 1,000 ¥1,6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 RMB: 100 ¥1,2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 RMB: 100 ¥1,210
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纪念流通币样币二枚全 RMB: 100 ¥770
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流通币样币二枚全 RMB: 100 ¥1,210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 RMB: 100 ¥1,650
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三枚全 RMB: 100 ¥1,100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硬币样币一组三枚 RMB: 100 ¥3,080
宪法颁布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 RMB: 100 ¥660
全国义务植树活动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三枚全 RMB: 100 ¥1,210
宋庆龄诞辰100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 RMB: 100 ¥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 RMB: 100 ¥1,320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流通币样币 RMB: 100 ¥1,210
1995年1盎司猪年生肖100元纪念金币 RMB: 100 ¥4,950
清末民初永丰余足赤一两金砖 RMB: 5,400 ¥6,160
清末民初大丰恒足赤一两金砖 RMB: 5,400 ¥6,160
清末民初鸿兴永拾赤一两金砖 RMB: 5,400 ¥5,940
光绪十五年吉林功成五记一两金锭 RMB: 7,000 ¥7,700
永丰一两金锭 RMB: 5,500 ¥6,380
中央造币厂一两金砖 RMB: 5,000 ¥6,050
中央造币厂一两金砖 RMB: 5,200 ¥6,380
民国中央造币厂1012市两金锭 RMB: 4,000 ¥5,720
中央造币厂二两金砖 RMB: 11,000 ¥14,300
嘉隆年造精银一两 RMB: 100 ¥770
甘肃西宁府董鹏志二两花生锭 RMB: 1,000 ¥2,200
云南元谋县嘉庆二十一年大槽锭 RMB: 1,500 ¥2,750
云南光绪八年永茂纹银牌坊锭 RMB: 1,000 ¥1,100
云南光绪二年熔盛字号牌坊锭 RMB: 1,000 ¥1,320
云南光绪二年四月分恒茂字号牌坊锭 RMB: 1,000 ¥1,100
云南光绪七年宝铨汇银牌坊锭 RMB: 1,000 ¥1,100
云南宝盛字海三槽锭 RMB: 800 ¥1,100
陕西渭南李顺三两银锭 RMB: 400 ¥660
陕西乾州李桂三两银锭 RMB: 500 ¥660
陕西咸宁刘德三两银锭 RMB: 400 ¥770
陕西安康县三两银锭 RMB: 500 ¥770
陕西三十四年罗州刘祥三两银锭 RMB: 600 ¥880
陕西庚戊韩城刘明三两银锭 RMB: 600 ¥770
陕西洋县乾丰三两银锭 RMB: 500 ¥880
陕西朝邑王记三两银锭 RMB: 400 ¥770
陕西会镇永升三两银锭 RMB: 500 ¥770
陕西凤阳厘局五两银锭 RMB: 1,200 ¥1,870
广西宜山嘉庆元年富有昌记十两早期砝码锭 RMB: 3,000 ¥3,300
四川富顺县道光七年十两圆锭 RMB: 2,000 ¥2,200
四川酉阳县光绪十二年匠恒泰裕十两银锭 RMB: 1,500 ¥2,420
四川泸州宣统元年匠张恒益十两银锭 RMB: 1,000 ¥1,650
四川西昌县九年匠董成林十两银锭 RMB: 1,000 ¥1,320
四川夹江县三十年匠兴裕号十两银锭 RMB: 1,000 ¥1,210
四川崇庆州十两银锭 RMB: 800 ¥990
四川遂宁福裕泰十两银锭 RMB: 800 ¥990
四川华阳县捐输纹银十两银锭 RMB: 1,200 ¥2,420
四川江津县十两银锭 RMB: 800 ¥990
四川眉州二十五年捐输匠周源义十两银锭 RMB: 1,200 ¥2,750
四川荣昌县十两银锭 RMB: 800 ¥990
四川彭县十两银锭 RMB: 800 ¥990
四川越西十两银锭 RMB: 2,000 ¥2,200
四川宣统二年工州盐本商镒泰源十两银锭 RMB: 2,000 ¥3,300
四川嘉定厘局茹光绪七年匠吴国泰十两银锭 RMB: 2,000 ¥4,070
四川盐库三十四年罗裕川亨十两银锭 RMB: 2,000 ¥4,620
湖南湘省洪泰兴十两砝码锭 RMB: 1,500 ¥3,300
清代"元兴"十两砝码锭 RMB: 1,500 ¥1,650
河北十足色宝兴号十两银锭 RMB: 1,200 ¥1,320
河北十足色复郎号十两银锭 RMB: 1,200 ¥1,320
河北十足色裕兴号十两银锭 RMB: 1,200 ¥1,320
明代十两银锭 RMB: 2,000 ¥2,200
明代"江山县解纳万历四十二年京库米禄拾贰两正"银锭 RMB: 7,000 ¥8,580
南宋二十五两银铤 RMB: 13,000 ¥20,900
咸丰二年九月当涂县匠周鼎元五十两银锭 RMB: 10,000 ¥15,400
山东兰山县光绪年月五十两银锭 RMB: 10,000 ¥11,000
山东东海关光绪年月匠鲁协中五十两银锭 RMB: 10,000 ¥11,000
湖北广济县光绪五年五月匠大兴五十两银锭 RMB: 10,000 ¥17,600
光绪三十年兴记五十两银锭 RMB: 8,000 ¥8,800
湖北应城县光绪五年五月公济益 RMB: 8,000 ¥17,600
山东宣统年月临关源顺银炉五十两银锭 RMB: 12,000 ¥17,600
山西宣统年元月太谷县谦源胜 RMB: 6,000 ¥6,600
山东黄金万两 RMB: 8,000 ¥15,400
吉林万源长五十两银锭 RMB: 8,000 ¥13,200
安徽凤台县永发盛五十两银锭 RMB: 8,000 ¥13,200
新疆道验五十两银锭 RMB: 6,000 ¥9,020
元代平阳五十两银铤 RMB: 80,000 ¥88,000
明代长沙县十年桂禄银五十两知县杨观吉差提张文智银锭 RMB: 4,000 ¥19,800
山西晋丰祥银号五十两银锭 RMB: 5,000 ¥7,700
新疆塔城民国乙丑光华银炉五十两银锭 RMB: 6,000 ¥8,580
河北民国年月日天福记字号五十两银锭 RMB: 6,000 ¥7,480
新疆民国年月玉春银局五十两银锭 RMB: 6,000 ¥7,150
新疆伊宁民国丙寅年德生祥银局五十两银锭 RMB: 6,000 ¥7,700
山西光绪年月归化城德成新五十两银锭 RMB: 6,000 ¥7,150
元代元宝五十两银锭 RMB: 20,000 ¥35,200
北宋连州元鱼场卖到大观元年分上供银五十两昌元号专知官何成匠人王鲁银铤 RMB: 25,000 ¥38,500
陕西白河厘金五两银锭 RMB: 600 ¥880
陕西周至匡兴五两银锭 RMB: 600 ¥1,100
河南泌阳县五两腰锭 RMB: 600 ¥880
喜字五两银锭 RMB: 500 ¥880
江西咸丰十年四月新关五两银锭 RMB: 3,000 ¥4,620
云南雷广泰号汇号纹银牌坊锭 RMB: 1,000 ¥1,100
云南童福盛号正月纹银 RMB: 800 ¥1,100
云南万顺课银二槽锭 RMB: 800 ¥1,320
云南恒泰课银二槽锭 RMB: 800 ¥1,430
云南咸丰二年五两单槽锭 RMB: 1,500 ¥1,650
清代"山西忻天郡成"五两银锭 RMB: 800 ¥1,210
江西义聚十两镜面锭 RMB: 1,200 ¥1,320
云南道光十三年元吉张达课五两大槽锭 RMB: 2,000 ¥2,200
云南白井课匠王裕吉十两大槽锭 RMB: 3,500 ¥4,180
南宋"霸北街西拾贰两半"银铤 RMB: 6,000 ¥10,120
湖北江汉关光绪五年有乘号匠罗芝五十两银锭 RMB: 20,000 ¥22,000
河南民国壬戊年月林盛银局五十两银锭 RMB: 6,000 ¥6,820
光绪二十五年湖北盐厘局五十两银锭 RMB: 20,000 ¥27,500
新疆省银行造汉、维双文五十两银锭 RMB: 4,000 ¥18,700
清代"光绪六年太谷县天长庆"五十两银锭 RMB: 5,000 ¥6,380]
1铜钱类型:花钱
铜钱名称:万历通宝花钱(8200元)
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中国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中国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
中国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
2铜钱类型:康熙通宝
铜钱名称:康熙通宝满汉浙下月名誉品(10800)
康熙通宝有小平及当十大钱。钱文真书体直读。除宝源、宝泉二局以满文纪局外,各省均以满汉字纪局名,穿左铸满文,穿右铸汉文。各省铸钱均为小平,折十大钱为宝源局所铸,面文离郭隔轮,背满文宝源列穿左右。币材多呈青白色,即用铜锡合金,通称大白钱;也有红铜及黄铜的省局铸钱。
3铜钱类型:咸丰重宝
铜钱名称:咸丰重宝宝巩当五十母钱(21500)
五十及以下计值称为“咸丰重宝”,高于当五十计值称为“咸丰元宝”,以区别于小平钱“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当十钱虽然是咸丰大钱中计值较低的品种,但是由于铸造时间早,流通区域广,所以也是自古以来古泉爱好者最关心并致力于收藏和欣赏的计值钱币。
4铜钱类型:顺治通宝
铜钱名称:顺治通宝背左延五级币(2700)
顺治通宝为清朝钱币,铸于世祖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顺治通宝是清朝入关后正式铸行的第一种制钱,面文“顺治通宝”,钱文宋体、均为对读;多为黄铜质,有极少数为青铜。
钱体趋于扁平,钱缘宽阔。顺治通宝主要为小平钱,少数折二、折十大钱,按背文变化和铸行阶段可分为五式。
早期顺治钱保留了明朝制钱工艺,使其版式具有明显的明朝钱币特征,而后期彻底从明朝制钱体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了独有的清代制钱风格。
5铜钱类型:四川铜钱
铜钱名称:四川铜钱军政府一角(2200)
四川铜币,是晚清和北洋时期四川省地方政权铸造的货币。由于川省银铜矿缺乏,加之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割据,致使中央政府《币制条例》关于铜币之原料比例、铜币面额的规定没有严格遵守,四川铜币发行量十分巨大,致使物价虚高、影响经济发展。
四川铜币,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开铸,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一月法币开始流通才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铜币
以上就是关于古钱币收藏价格表全部的内容,包括:古钱币收藏价格表、中国古币图片价格、古币价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上一篇:comex黄金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大地保险公司的电话号码是多少?